702.地鐵:最后的曙光,歸來,2033,這三個有什么區(qū)別
702.地鐵:最后的曙光,歸來,2033,這三個有什么區(qū)別
1、《地鐵:最后的曙光》、《地鐵:歸來》以及《地鐵2033》發(fā)行的日期不同。
(1)、《地鐵:最后的曙光》的發(fā)行日期是2013年5月14日。
(2)、《地鐵:歸來》的發(fā)行日期是2014年8月26日。
(3)、《地鐵2033》的發(fā)行日期是2010年03月16日。
2、《地鐵:最后的曙光》、《地鐵:歸來》以及《地鐵2033》的背景設(shè)定不一樣。
(1)《地鐵:最后的曙光》講述一場為爭奪足以毀滅人類的世界末日裝置的內(nèi)戰(zhàn)。人類依舊茍活在地下等死。不同派系之間的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晚上依舊有各種變異生物潛伏在暗處。地面上的空氣里依然布滿著致命的輻射塵埃,但有傳言冰層開始融化,陽光開始穿透云層。
(2)《地鐵2033》與《地鐵:歸來》的背景一樣:故事描述近未來爆發(fā)了核戰(zhàn),整個世界都籠罩在輻射之下,人類幾乎死盡。僅存的人類躲藏在莫斯科的地鐵站里掙扎求生,布滿輻射塵的地表已為各種變種生物所占據(jù),地底的列車站臺成了人們最后的聚集地。
故事的主角Artyom是核爆后在地鐵長大的一代(阿爾喬姆出生在核爆前),他的興趣是收集戰(zhàn)前的風景明信片,夢想地表的模樣;某日,一起突如其來的事件迫使Artyom踏上旅途,前往其他的站臺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鐵站以及最后人類的命運。
3、《地鐵:最后的曙光》、《地鐵:歸來》以及《地鐵2033》的版本不一樣。
(1)《地鐵:最后的曙光》不是《地鐵2033》的續(xù)集。游戲的故事并非基于小說作品。盡管Dmitry Glukhovsky已經(jīng)為《地鐵2033》創(chuàng)作了續(xù)集《地鐵2034》,游戲和小說的故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不僅如此,4A已決定緊接著《地鐵2033》中的結(jié)局自行創(chuàng)作游戲的故事情節(jié)。
(2)《地鐵:歸來》是《地鐵2033》的重置版,主要是使用2013年《地鐵:最后的曙光》的先進引擎來重制2010年的《地鐵2033》,提升游戲的光照技術(shù)、動態(tài)天氣、粒子效果等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地鐵:歸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地鐵:最后的曙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地鐵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