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體(瘦金體為什么被國家禁止)
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霽(1082-1135)是一位亡國之君,但卻是一位藝術家。他的命運與南唐最后一位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死于北宋)非常相似。惠宗被晉國俘虜,死在吳國成(今黑龍江)。
惠宗的三首獨特的詩、書和畫。書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稱“瘦金書”,后人稱為“瘦金體”或“瘦體”。歷代流傳下來的書畫數量不多,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和遼寧博物館,以及國外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通過對其書畫作品的細讀,可以認為惠宗瘦金體的筆墨風格大體相同,但也有所不同。它可以分為兩類:柔美和強壯。前者似乎是他早期的風格,后者應該是他后期成熟的書風。他的瘦和力量在他的后期特別尖銳,被描述為“彎鐵斷金”。
——與有直接交往的蔡泰澤在《鐵圍山談》中說:“(趙)新年擅長黃庭堅,于是()作出了堅定的文風,后來自成一法。當時府中的文人吳元裕,有像崔白這樣的博學畫家,有像薛稷這樣的書法家,還有像《晴你》這樣的畫家。后人不知道,人們常說,裕陵(惠宗)畫了翠柏,從書法中學到了雪姬,而萬斯失去了它的起源。」
——明道宗彝《書史匯》云:“惠宗草書為正書。筆法蒼勁灑脫。初學學記。改變它的法規。自題薄金書。」
惠宗瘦金體特點:結細而結實。運筆直而不直,飄忽而快速,像草一樣,流暢而輕松。筆畫細、陡、硬、勁、尖,沒有停滯。《提頓》中轉折的痕跡非常夸張和強化。豎鉤很像黃庭堅的長畫交付,末端鋒利如刀尖。小字突出了朱蘭的魅力。筆畫之間有游絲,但前期不像后期那么明顯。
1《方鐵石》。
的《方詩》,楷書,絹本,卷,晚體,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2《蠟梅山鳥軸》
宋徽宗《奇美山鳥軸》,楷書,絹本,軸及后期風格,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3《宋徽宗牡丹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人《墨寶集》中的宋徽宗牡丹詩,有楷書、紙本、書本及后體。
4《想借兩首風霜詩》
趙霽的《借風霜詩二首》,楷書紙本,為早期作品(成書29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5宋徽宗的《千字文》
宋徽宗千字文楷書卷早期作品(23歲時),上海博物館藏。
趙霽也就是宋徽宗。其書法自成體系,在世界上被稱為“瘦金書”。此件《真書千字文》筆勢勻稱,用筆輕壓收筆,折法工整飄逸,展現了“瘦金書”的獨特風格。——上海博物館解說詞。
6《題歐陽詢·漢斯·張跋》
趙霽題跋《歐陽詢張題跋》,楷書,紙本,早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7《題李白上階帖》
趙霽《李白上階跋》,楷書,紙本,早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8《閏中秋月詩》
宋徽宗《閏秋月帖》楷書、紙本及后體,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9《夏日詩帖》
趙霽夏詩,楷書,紙本,后期風格,故宮博物院藏。
10
祥龍石圖
趙霽《祥龍石圖》,楷書,絹本,設色,后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1《蓮花金雞圖》
《芙蓉錦雞圖》(傳),北宋惠宗趙娃所繪,楷書軸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2《瑞河圖》
宋徽宗《瑞鶴圖》,絹本,卷本,楷書,晚期風格,遼寧省博物館藏。
13
五色鸚鵡圖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絹本,卷本,楷書,后期風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