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的太空生活(宇航員的太空生活的心得體會)
宇航員的太空生活
1.宇航員在太空如何生活?你是否隨時隨地體驗到“飛行”的樂趣?事實上,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非常有趣,所以我們應該時刻小心,并準備好應對一些潛在的風險。
2.注意飲食
眾所周知,太空是一個微重力環境,宇航員站起來都不容易,更不用說用腳走路了。因此,宇航員經常依靠“飛行”來移動身體,這充滿了技巧性,而手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艙壁上專門安裝了許多扶手。此外,宇航員在進食時也要提防“飛行”的麻煩。
4.太空探索,不能隨便吃。早期的太空食品,如牙膏,現在多種多樣。例如,中國空間站為宇航員準備了120多種食物,包括米粥、椰子面包、炒飯、炒面等主食,以及各種菜肴,有酸、辣、咸、甜,包括烤魚、麻辣香鍋和麻辣小吃。宇航員可以喝酸奶和吃巧克力,還可以吃蘋果和葡萄干。
然而,在失重狀態下嗅覺和味覺會減弱,這可能是血液回流到頭部的結果。外國宇航員喜歡辛辣芥末等強烈刺激來提神,但要小心脹氣、打嗝和放屁...
宇航員的太空生活6.中國空間站的用餐區配備了食物加熱和冷藏設備、折疊桌等。宇航員可以坐下來“喝茶聊天”。其中,宇航員使用的盤子具有磁性,可以牢牢吸附刀叉和勺子。盤子上還有很多velcro,用來固定在桌子上,避免在飛行中吃東西。還有專門用來固定食物的卡扣,但有些宇航員卻樂此不疲,讓食物懸空,輕輕吮吸,“飯從口入。”
7.在太空中喝水是一門必須專門研究的“手藝”。在失重狀態下,袋裝水配有一根鉛筆般細的吸管,上面有一個止水夾。宇航員首先包含一根吸管,然后松開止水夾,然后捏水袋,清涼的純凈水將被吸入或擠壓到他們的嘴里。喝完水后,宇航員應先按下止水夾,然后取出吸管。
8.宇航員使用的水不是完全由航天器輸送的,尿液和汗液應該回收利用。如果你擔心這些水域的“重口味”,中國空間站有一個“絕招”。天河核心艙配備了二氧化碳減排子系統,可以將電解制氧子系統分離出的氫氣和宇航員產生的二氧化碳經過處理后轉化為冷凝水、甲烷、二氧化碳和蒸汽,然后就是飲用水。這將使中國空間站的水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9.在太空中“洗碗”非常簡單,只需用濕消毒抹布擦拭即可。但是,宇航員應該盡量吃和喝他們每次拿出來的所有食物和飲料,并且禁止亂扔垃圾。相反,他們應該把它包起來,盡可能地縮小體積,并把它放在夾層中,使“太空之家”更干凈、更舒適。
10.洗滌是一項挑戰
宇航員在天上洗澡并不容易,因為噴頭噴出的水總是漂浮在空中。為此,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密封的浴桶,并在底部安裝了一個抽吸裝置,將噴嘴噴出的水朝一個方向吸走。然而,洗完澡后,宇航員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清理干凈身上和浴桶里的水。現在每個宇航員都配備了一個“包裹淋浴房”,手持水槍,快速清潔自己。
12.在太空中,為了防止水滴飛來飛去,宇航員用濕毛巾擦臉。中國的載人飛船通常配備口腔清潔器和手指墊用于口腔清潔。其中,口腔清潔劑類似于供宇航員飯后咀嚼的口香糖。后來,宇航員用密封吸水法刷牙。
13.太空美發有點麻煩。宇航員應該固定自己的身體,不要漂浮,以免“意外受傷”。所有的碎發都用真空理發器處理掉。同樣,宇航員在修剪手指甲和腳趾甲時也要小心。翟志剛覺得“特別累”,用相聲的口吻重現了那場名場面:腳無法復原,剪下來的腳趾甲要控制住,防止飛來飛去。
14.“低頭”睡覺更舒服。
15.在太空中好好休息很重要。由于失重,宇航員無論是站著還是躺著都會在太空中睡覺。它們可以漂浮在空中,但它們的頭應該露出來。睡袋可以固定在任何地方,墻上、天花板上或艙底,但更多情況下它們會固定在特殊的睡眠區域。講一個冷知識:失重時,如果完全放松,宇航員的身體原來是彎曲的,看起來像一把弓。事實上,在太空中以這種姿勢睡覺比完全平躺要舒服得多。
16.睡覺會著涼嗎?在中國空間站,每個宇航員都有一個手持終端,可以通過APP自行調節艙內的照明環境,并區分睡眠模式、工作模式和鍛煉模式。核心艙保持在23攝氏度的恒溫下,使其感覺舒適。
17.以前上廁所很尷尬。
18.上廁所是太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當人在失重狀態下無法正常站立和行走時,如何安全地坐在馬桶上?早期的太空英雄在太空中面對廁所,造成了很多尷尬。傳統的太空廁所裝有一根管子。宇航員在上廁所前要忍受不適,把自己綁起來,然后對準管子。管子下面的強大吸力會解決這個問題。
19.新的太空廁所使用更方便,功能更多。考慮到女航天員的特殊性,對墊片和漏斗設計進行了改進。此外,新馬桶的兩側都焊接了扶手,宇航員不必費時費力地“折騰”。
20.練習并檢查許多模式。
21.研究表明,如果宇航員不能在太空的失重環境中長時間保持健康,他們將失去肌肉并損害骨骼。因此,宇航員每天必須鍛煉一到兩個小時,例如擔架用于鍛煉肩部和背部肌肉,太空跑步機加強心肺功能,太空自行車可以鍛煉下肢肌肉。此外,宇航員可以用雙手推、拉或擊打懸掛在艙內的重物,以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22.中國宇航員展示了更具特色的花式健身:景海鵬玩了抱膝旋轉,而聶海勝一直在冥想和翻滾中懸掛,被稱為“太空鍛煉”;從“神九”到“神十三”,宇航員已經練習了“太極沈工”,因此他們必須能夠更好地體驗“天人合一”。騎太空自行車并不新鮮,但中國宇航員經常把輪子倒過來,估計這樣更好;至于在太空打乒乓球,那是為了弘揚國粹。
23.宇航員在運動過程中也應該得到很好的保護,比如在腰部綁上橡皮筋,然后綁在跑步機上,這類似于在正常重力環境下跑步。太空自行車是不斷變換的,它可以通過增加間歇或沖刺狀態來刺激宇航員的心理預測和加強他們的心血管調節能力。宇航員的運動服使全身得到伸展,變相鍛煉。
24.宇航員在天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因此心理調養不容忽視。在中國空間站上,宇航員有一個“私人語音頻道”,他們可以在那里與家人“耳語”,以避免孤獨。通常情況下,宇航員戴著骨傳導耳機,艙內的WiFi方便他們到處通話并及時與地面聯系。
25.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航天員心理舒緩系統也研制成功。他們可以“看到”熟悉的人和生活場景,并更好地調整自己。
26.在軌期間,航天員要進行相互體檢,包括靜脈采血、血常規、尿常規監測和超聲檢查。其中眼底檢查和骨密度檢查比較有意思。眼底病變可能提示許多全身性疾病。在神舟十二號飛船執行任務期間,聶海勝體驗了早期攝影師的快感,將光線調暗以“創造一個暗室”。唐洪波用檢眼鏡給劉伯明做了檢查。
27.事實上,不同的艙內燈光可以調節宇航員的情緒,緩解長時間處于單調環境中的不適。
28.一些航天愛好者發現,宇航員經常“太空泡腳”。真相并沒有那么“幸福”。他們正在進行骨密度測試,將腳放入測試機中,并時刻關注長期失重狀態下骨密度的下降情況。
29.娛樂和休閑是豐富多彩的
30.宇航員不工作時都做些什么?拍照、聽音樂、寫日記、追劇,或者拿出太空太陽鏡欣賞獨特的風景。
31.宇航員在太空中演奏音樂也是一個著名的場景,各種姿勢。如果你想吹笛子,宇航員必須綁住他們的腳。畢竟,一點點力就會使宇航員來回擺動,甚至轉動幾圈。演奏時,樂器的鍵盤不那么“聽話”。宇航員每敲擊一個音符,鍵盤就會移動。
32.國際空間站舉辦過太空奧運會,包括失重狀態下的“無手球”、“無水花游泳”和“無落地跳遠”、自由體操、羽毛球、足球和高爾夫。
33.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宇航員總是在經歷“慢生活”!根據相對論,運動越快,人們經歷的時間越慢。據估計,宇航員在高速空間站生活一年的時間將比地球表面的人少經歷大約0.01秒。這意味著空間站上的人正在非常緩慢地進行“時間旅行”。
34.總之,隨著技術和人性化的發展,生活在太空中一定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