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劍士攻略(劍網三異國劍士任務)
異國劍士攻略
1.抗美援朝戰場上有一個苦澀的笑話。主席知道志愿軍干部戰士生活艱苦,給負責后勤供應的東北軍區司令員下了一道“讓志愿軍吃上好面”的命令。結果陜北來的指揮官聽不清湖南話,曲解為“讓志愿軍吃炒面”,于是東北軍區后勤部大量炒面。玩笑歸玩笑,“炒面”能成為維持我軍指戰員最低糧食需求的主要口糧,主要是因為當年沒有空中優勢。
2.新解放的中國暫時還不能像美軍那樣生產供應前線士兵的單兵口糧,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戰場上,志愿軍想吃熱飯,就有很大的危險: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很容易讓所有部隊不能生火做飯,否則就會暴露目標,引來美軍的“挑食”。筆者曾專門向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長輩求證。事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美軍飛機可以稱得上無處不在。
3.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在戰役中,志愿軍長途奔襲時,補給線往往被美國空軍嚴重干擾甚至切斷,而我軍又缺乏保質期長的單兵口糧,比如罐頭,所以部隊經常會斷糧。換句話說,有飯吃可能沒法做飯,沒飯吃又缺少替代品,但總不能讓戰士們拿著槍頂著肚子打仗吧?所以迫切需要一種能快速食用、易于儲存、大量供應的口糧。在這種情況下,“炒面”應運而生。
其實我們小時候就吃過這種食物,現在蛋糕店也有賣。名詞是“炒面”。只是現在的油炸面無論是配料還是工藝都很奢侈。一般都是用黃油炸,加碎花生之類的輔料。吃的時候可以用熱水混合攪拌均勻,偶爾感覺還挺香的。但是,志愿者那些年吃的炒面遠沒有這么甜:油少,一般沒有面粉質量的輔料。
其實,早在1950年11月,第一次抗美援朝戰役剛剛結束的時候,東北軍區后勤部就根據前線的提議和需求,作出了“以炒面為主,準備熟食,適當提高供應標準”的決定。經過不斷的實驗,炒面最終的制作標準是:70%的面粉為主料,30%的玉米粉或黃豆粉(條件不夠的話用高粱粉),用適量的底油炒熟后,加入千分之五的鹽即可得到成品。
6.東北軍區還特意把炒面的樣品送給了志司,請志愿軍首長品嘗并發表意見。一向艱苦樸素的彭將軍在“試吃”后說:“這里送來的干糧,磨成面粉加鹽就好看了。炒之前洗干凈,大量發!”就這樣,志愿軍最常用的“個人口糧”誕生了。炒面的好處是長期運輸不會變質(可以保存半個月以上)。士兵攜帶更方便,在前線吃飯也很簡單。沒有熱水的時候,它們會吃雪。
7.但是,即使是這么簡單工藝的炒面,一線的消耗也是非常驚人的。按照每個志愿軍戰士每月口糧標準的三分之一供應,每個月之前交付的數字是1842萬斤,整個東北地區每月盡最大努力也不到1000萬斤,運輸途中還會有一些損耗。因此,無論是后方生產還是運輸都面臨著諸多困難。為此,東北軍區專門出臺了《關于落實炒面任務的若干規定》,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生產。
8.1950年11月18日,周公特地趕到東北主持召開后勤供應會議,會議名稱簡單明了:“炒面煮肉會”。在這次會議上,東北軍區和東北人民政府作出了每月生產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煮肉的承諾。與此同時,特別理事會還發動華北方面參與進來,盡力滿足志愿者的需求。大赦1959年,連蔣介石戰犯都熱情地做炒面,這是真的。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前方!
9.美國士兵吃什么?他們有罐頭,有咖啡,有香腸,有香煙,因為沒有防空壓力,可以隨時喝到熱湯。整個聯軍的前后方人員比例約為13名后勤兵,負責補給1名前線士兵,進行兩棲運輸。而我們的志愿軍還沒有發展出成熟的后勤體系,基本上一個后勤兵要供給上百個前線士兵,于是在抗美援朝期間,我軍第一個后勤指揮部誕生了,洪學智當了司令員。
異國劍士攻略1.你不能吃太多東西。炒面雖然方便快捷,但缺乏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久而久之,士兵們患上了維生素缺乏癥,最常見的癥狀是口腔潰爛。士兵們開玩笑說:“你把這東西掛在樹上,美國飛機就不會把它炸了。”但是沒有辦法,這是我軍唯一能滿足前線基本生存需求的口糧。換句話說,士兵每天吃炒面是一種奢侈,因為生產是一回事,在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下能不能順利運到前線,卻是另一回事。
2.一袋炒面和背后的故事,反映了當年志愿軍的艱辛。對比一下我們現在的衣食住行,你就知道為什么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