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劃分(醫院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劃分在基護)
醫院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劃分
1.手衛生是醫務人員的洗手、衛生手消毒和手術手消毒的總稱。
2.世衛組織提出了“手衛生的五個重要時刻”:接觸病人之前;無菌操作前;接觸體液后;與患者接觸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
3.手消毒后,≤10 cfu/cm2;
4.外科手消毒后,≤5CFU/cm2。1.洗手:有效的洗手可以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種臨時細菌,這是防止醫院感染傳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洗的時候注意指尖朝下。2.衛生手消毒:揉搓時間至少15秒。
5.衛生手消毒的指征:①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后;(2)接觸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3)直接對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和護理后;(4)處理感染患者的污物后。
醫院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劃分6.符合率% =(實施手部衛生的次數/應對手部衛生的次數)X100%
7.監測手部順應性的方法:
8.(1)直接觀察法:金標準。
9.(2)間接觀察法:監測商品消費情況。
10.3.外科手的消毒:手、前臂和上臂下1/3處。
11.4.無菌物品管理有序規范。
12.①貯存環境:溫度低于24℃,相對濕度為【/h/]13。②明確標示:無菌包裝或無菌容器上應明確標示物品名稱和滅菌日期;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并明確標記。
14.③有序使用:無菌物品通常按有效期順序放置和取用;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如果懷疑被污染、污染或過期,應重新消毒。
15.④保質期:如果用紡織材料包裝的無菌物品的儲存環境符合要求,保質期應為14天,否則通常為7天;
16.醫用一次性紙袋包裝的有效期應為30天;
17.使用一次性醫用瓦楞紙、一次性紙塑料袋、醫用無紡布或硬密封容器的有效期應為180天。
18.打開的無菌溶液在24小時內有效,殘液僅用于清洗操作。
19.一、隔離區劃分
20.1.清潔區:值班室、衛生間、男女更衣室、浴室、儲藏室、醫護人員配餐間。2.潛在污染區:也稱為半污染區,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病人用品治療室、醫療器械和內部走廊。3.污染區:病房、處置室、污水室、病人出入院治療室等。4.兩個渠道:醫護人員渠道和患者渠道。潔凈區一端設有醫務人員通道和入口;患者通道和入口位于污染區的一端。5.緩沖室
21.二、醫院區域劃分
22.①低風險區:包括行政區、教學區、圖書館、生活服務區等。
23.②中度危險區域:包括普通門診和普通病房;
24.③高風險地區:包括感染性疾病科(門診部、病房)等。
25.④極高危區域:包括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器官移植病房等。
26.1.呼吸道傳染病區:室內氣壓-30Pa,緩沖間-15Pa。床距不小于1.1m
27.2.傳染病病房:不同種類的疾病分開放置,每個病房不超過4人,床間距不小于1.1m。
28.3.普通病房床間距0.8米以上,急診觀察室床間距1.2米以上。
29.第三,隔離原則
30.1.隔離標志清晰,衛生設施齊全。在隔離病房外或患者床邊放置不同顏色的提醒牌(牌的正面為預防性隔離措施,背面為適用的疾病類型)。放置一個浸有消毒液的腳墊、一個隔離衣衣架,并準備好隔離衣、帽子、口罩、鞋套和洗手液等物品。
31.2.嚴格執行服務流程,加強三區管理。
32.3.隔離病房環境定期消毒,物品處置規范。
33.4.實施隔離教育,加強隔離患者心理護理。
34.5.掌握解除隔離標準,實施終末消毒。
35.四、隔離種類和措施(藍色、空黃色、蠅粉)
36.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不完整的皮膚和粘膜可能含有感染因素的原則,是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預防感染的一套措施。
37.基于切斷傳播途徑的隔離預防:
38.接觸隔離:藍色隔離標志、腸道感染、多重耐藥菌、埃博拉、皮膚感染等。
39.空氣傳播:黃、結核、水痘等。
40.飛沫傳播:粉紅、百日咳、流感、流行性腮腺炎、SARS等。患者與探視者之間的距離超過1米,探視者應佩戴口罩。1米范圍內佩戴帽子和醫用防護口罩。
41.五、負壓病房也叫負壓病房:適用于空氣傳播疾病。
42.病房內的空氣從清潔區流向污染區,使病房內的壓力低于室外壓力。建筑布局:應設置病室和緩沖室。病房采用負壓通風,上送風下排風;病室送風口應遠離出風口,出風口應放在病床床頭附近,出風口下沿應貼近地面但高出地面10厘米。病房門一直關著。每小時呼吸6次以上。病房與外界的壓差應為-30Pa,緩沖室與外界的壓差應為-15Pa。
43.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每天測兩次體溫,超過37.5就要及時就診。
44.六、穿戴防護用品的順序(了解)
45.⑴穿戴防護用品:
46.①清潔區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戴帽子和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換工作鞋→進入潛在污染區。手部皮膚破損的乳膠手套。
47.(2)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穿隔離衣或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手套和鞋套進入污染區。
48.(3)對患者進行吸痰、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操作時,可能將患者的分泌物和體內物質濺出的診療護理工作前,應防護口罩或全方位呼吸保護器。(2)脫去防護裝備:
49.①在離開污染區和進入潛在污染區之前:脫下手套-消毒雙手-脫下護目鏡/防護面罩-脫下隔離衣或防護服-脫下鞋子-洗手和/或消毒雙手-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或消毒雙手,并將使用過的物品分別放入專用污物容器中;
50.②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脫工作服→脫醫用防護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進入清潔區;③離開清潔區:淋浴更衣→離開清潔區。
51.智慧是投入的力量
合理利用我們的時間和知識。
53.智慧意味著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