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悅讀吧(一起悅讀平臺下載)
一起悅讀吧
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2023年,“閱讀之春”活動在西城區首批掛牌的“杜悅灣”——靜逸空間梨園書店啟動。此次活動由西城區委宣傳部、西城區文化旅游局共同主辦,西城區閱讀推廣中心承辦。活動期間,西城區公共閱讀空間品牌——“杜悅灣”正式發布,首批44個“杜悅灣”掛牌。今年,杜悅灣將舉辦近千場閱讀活動,以滿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2.西城區首批44個閱讀空間
3.列出“杜悅灣”
4.為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鼓勵和有效引導社會力量打通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在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下,西城區建設了布局合理、品質優良的公共閱讀場所——“杜悅灣”,提供圖書借閱、閱讀和閱讀活動等免費文化服務,以及訂閱、簡餐、咖啡和茶等有償服務,還可延伸閱讀推廣活動。
5.活動向礪石自習室、魯迅書店等44家公共閱讀空間代表頒發了“杜悅灣”牌匾,還向特色閱讀空間代表和“閱讀之友”頒發了卡片和證書。
一起悅讀吧6.據了解,“杜悅灣”是為了進一步將閱讀事業和閱讀服務延伸到基層,對西城區原有的特色閱讀空間進行整合、完善和升級。從選址來看,“杜悅灣”更貼近社區和居民,是居民家門口的閱讀場所、家庭書房和閱讀港灣。從運營的角度來看,“杜悅灣”是在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下,主要由社會力量投資和運營,這有利于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就規模而言,“杜悅灣”并不過度追求大面積和大投資。它是通過充分利用騰出的空間、閑置的地方和街區的角落建成的。“以螺殼為道場”,不追求“大而全”,力求體現“小而美”。從閱讀主題來看,《杜悅灣》突出地域特色和主題定位,不過度追求全面和綜合,而是以專題或特色取勝。
7.對于杜悅灣的管理,西城區設立了26項考核指標,以指導杜悅灣在“價值、內容、運營和品牌”方面的發展。“杜悅灣”的基本條件是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可供閱讀的座位不少于10個,書架上可供閱讀的圖書不少于300種,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42小時。每年5月1日之前建立的新空間可以參加當年的閱讀空間評估,通過評估的空間可以獲得“杜悅灣”稱號。
8.西城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廣泛征求讀者和專家意見后,“杜悅灣”的形象標識是一本正在閱讀的書,充分體現了“西城屬性”“快樂閱讀”“溫暖港灣”,意味著閱讀給人們帶來了另一扇窗,給讀者帶來了遠方的心靈,帶來了新的希望。預計到2025年,西城區將實現杜悅灣102個街區全覆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特色豐富、多業融合的立體閱讀網絡,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有特色、多樣化的公共閱讀服務。
9.第一批256名志愿者
10.助力“書香西市”建設
11.今年,西城區成立了首個“書香西城”閱讀服務志愿項目。截至目前,已招募志愿者256人。活動現場,“書香西市”志愿者代表倡議:“書香西市志愿者要有我,并為西市貢獻力量為書!”據了解,通過“志愿北京”搜索“西城區閱讀推廣中心志愿服務隊”,選擇“我要加入”,即可報名成為“書香西城”志愿者。
12.同時,2023年“讀書之友”也在活動現場與讀者見面。“閱讀之友”由熱愛閱讀、懂得閱讀的各界人士組成。自2016年起,西城區每年推出一批“讀書之友”,旨在發揮“讀書之友”的資源優勢和專業特長,推動全民閱讀。
13.西城區兩年有1300多萬元。
14.支持實體書店和閱讀空間。
15.2022年,西城區出臺“書香西城”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修訂《北京市西城區實體書店和閱讀空間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和閱讀空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2021年書店和空間28個項目獲得扶持資金528.4萬元,2022年書店和空間36個項目獲得扶持資金727.19萬元,同比增長46.2%,兩年扶持金額達1300余萬元。
16.2022年,西城區新增實體書店和閱讀空間23家。截至目前,西城區共有閱讀設施362家、實體書店155家,每萬人擁有實體書店1.409家,居北京市首位。
17.西城“杜悅灣”
18.文字:衛詩
19.攝影:王子勇